
中国政府网
人民网
中国青年报......
纷纷报道“高校媒体学生记者
走进审计一线暑期实践”活动
在审计署重庆特派办
从一千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
第一批大学生记者都学习了啥?
快跟小编去看看
神秘超能战队空降审计署重庆特派办
看看都是何方神圣?
与同龄人对话
Q:作为90后新人,是怎样融入重庆特派办这个集体的?
A:哈哈,谢谢夸我年轻哦!我刚来办里时,被安排在综合部门。接触了全办的机要、档案、信访、督办等各类工作,我觉得这是一种锻炼,锻炼我的“一心多用”和统筹协调能力。当然,我也犯了很多“小错误”,但大家都给予了很多包容鼓励。
Q:你提到在大学期间也是学生记者,如果再有一次机会,选择审计署还是做记者?
A:这两者并不冲突啊,以前在校报中锻炼的文字功底现在公文写作时也能用得上,审计工作中面对的数字也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。
Q:你从事的政策跟踪审计有什么特点呢?
A:政策跟踪审计需要和不同的部门单位打交道、需要持续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,每天都会有新的认识和提升。
Q:作为90后审计人?如何快速上手每一个审计项目?
A:成为相关行业的专家!每开始一个项目,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做准备工作、提前熟悉业务知识、审计方法、做数据分析,然后了解审计项目的目标和内容,被审计单位的工作职责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。否则,连和对方对话的“底气”都没有。
Q:审计工作给你带来了什么?
A:“获得感”!比如,“扶贫政策”跟踪审计督促扶贫政策落地生根,“放管服”审计促进某项权力下放、某项收费停止、让企业减负等。看到老百姓开心的样子,我感觉自己确实为人民做了一些事情。
经历联合国审计
受访人:审计署重庆特派办 费怡
1 审计署先遣队初来乍到联合国
2007年12月初,费怡作为审计署先遣队的一员到联合国审计委员会总部学习,熟悉以前审计项目档案,琢磨联合国财务管理制度,学习专业术语。当时,联合国一些所属机构的信息系统比较冗杂,财务、资产等数据都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系统里,作为外部审计师,只能在审计点的信息系统前台查询,不能对后台进行分析,有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需要的资料。
2 中国成为联合国审计“行家里手”
从2007年开始,6年的联合国审计工作中,中国审计团队揭露了不少问题,如一些机构重复上报人数编制、装备;机构招投标以低价中标后,又以高价采购等。促使联合国核减编制1500多人、飞机16架,为联合国增收节支超过了5亿美元,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。
3 联合国审计人不觉得“苦”
谈起苦中作乐的事情,费怡表示自己其实不苦。因为,还有一些参加联合国审计的中国审计同事甚至在世界上战火纷飞、最苦难的地方开展审计工作。她谈到“基本上半夜是同事用那张桌子,下半夜是我占用。”每次出差到其他国家时,审计人手中都得直接拎着正装,准备到审计点就开进点会,打包的是审计的专业资料与食物,在去非洲项目时,还必须带上大量的药品。
体味红色之旅
大学生记者走进重庆红岩魂陈列馆、渣滓洞,通过红色教育之旅,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洗礼。

最后,一起看看这些大学生记者的风采↓

|